「社區人士身心健康狀況調查」
三成半港人精神健康欠佳 高逾八成人難享受生活
與親友良好溝通 比只戒煙酒更能抗精神困擾
(香港)衛生署的最新資料顯示,現時本港近八成市民進食蔬果不足,而年滿15歲習慣每天吸煙的人口佔一成;此外,俗稱「劈酒」的暴飲人口高達兩成,可見市民的生活習慣普遍不健康。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指出,除生活壓力,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亦是精神病的風險因素。為探討港人的精神健康與生活習慣的現況及兩者的關係,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去年進行「社區人士身心健康狀況調查」,共2,100名本地居民參與。
結果顯示,超過三成(34.5%)受訪者超越精神健康警戒線,即全港700多萬人口中,逾200萬人顯著受精神困擾;近兩成(18.8%)自覺經常感到精神壓力,卻僅有12.4%表示能夠享受生活,換言之,全港高逾八成人難以享受生活,反映社會氣氛低迷。至於精神健康與生活習慣的關係,分析顯示受訪者實行越多有益身心健康的習慣包括:每天進食蔬果、與親友保持良好溝通、有充足的睡眠及最少飲6杯水,其精神健康越是理想。研究團隊預測,上述項目當中,尤以「與親友保持良好溝通」的影響力最大,相比只戒除有損身心的習慣包括吸煙和飲酒,能更有效地改善精神健康。
